针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规模,每经记者单独做了一个排名。我们先来看看总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及其规模环比变化和年内增长情况★★★。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的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2.07万亿元。
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和富国基金则分列第3~6位,非货基管理规模都超过6000亿元,分别为8169★★.51亿元、6915.67亿元、6631★★.02亿元和6442.49亿元。除此之外,还有4家基金公司的非货基规模也超过了5000亿元★,那就是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招商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分别排在非货基规模排名的第7~10位。
另外,建信基金以9113.90亿元的管理规模进入排名前十★★;截至6月底排在第9的鹏华基金,此次以8981.72的管理规模排在第11位★★。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管理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的公司由6家增加至8家★,而新加入★★★“万亿俱乐部”的成员是富国基金和嘉实基金★,管理总规模分别为10678★★.21亿元和10003.90亿元。
今年三季度,基金赚钱效应显著增强。根据天相投顾数据,2024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取得投资收益1★.12万亿元★★★,且所有类型基金均取得正收益。其中,股票型基金投资收益超6000亿元★、达到6337.75亿元,不仅较二季度扭亏为盈,更是成为盈利担当★★;混合型基金也成为一大盈利支柱,投资收益达到3046.13亿元。
每经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方面,排在前十名的公司分别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和建信基金。其中★★,易方达基金依然在管理总规模和非货基规模都位列第一,截至三季度末的管理总规模1.62万亿元、环比继续增长8.12%,非货基管理规模9526.74亿元★★、环比增幅达到18.54%。
除了他之外,全市场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还有9人,分别是刘彦春★★★、葛兰、谢治宇★、萧楠★、周蔚文、胡昕炜★、刘格菘、周海栋和陈皓★★★;另外,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还有91人★★,也就是说目前全市场的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一共有101人★。
再来看看非货基规模排名★★★,易方达基金仍然以13658★.87亿元位列榜首★。华夏基金今年以来增长势头强劲,截至三季度末非货基规模已经突破了万亿大关、达到11777.07亿元★★,与易方达一起成为市场上★★“唯二”两家非货基规模达到万亿元级别的基金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三季度末,管理总规模突破万亿元的基金公司又增加了2家,分别是富国基金和嘉实基金,公募★★“万亿俱乐部”再扩容。
根据Wind数据★★,每经记者统计了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名单★。结果显示★★,目前全市场管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仍然是易方达基金的张坤★★★,最新管理规模为690★.82亿元。
根据中基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2.07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随着基金三季报逐渐披露完毕,各家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也随之浮出水面。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9月份行情的启动,指数基金和ETF成为了不少基金管理人规模增长的新引擎★。举个例子★★,根据Wind数据,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和嘉实基金三季度指数型基金(概念)分别增长了2280.37亿元、2159.39亿元★★、379.70亿元和746★★.78亿元★,非货币ETF的管理规模则分别增长了2242★★.90亿元★、2073★★★.21亿元★★、333★★★.88亿元和751★★.06亿元,俨然已经成为这些基金公司规模的新增长点★★。
与二季度末的管理规模相比,绝大多数公司都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华夏基金和建信基金的环比增幅均超过10%★★★。而与去年年底相比,年内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增长都十分显著★,排名前十的公司年内规模增幅都超过10%,还有多家公司超过20%。
有公募人士对每经记者表示★,三季度政策暖风频吹,市场强势反弹,这表明政策面的积极变化对市场情绪和投资者行为有显著影响;而公募基金赚钱效应的提升使得投资者信心得到提升,吸引更多资金入市,从而推动了管理规模的增长。“这是市场信心、政策支持★★、基金业绩表现以及市场流动性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展望未来★★★,公募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除此之外,由于三季度基金赚钱效应的提升,资金也在涌入主动权益类基金,相关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在该季度普遍迎来了回升★★★。
受此影响,资金涌入主动权益类基金★,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也在三季度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回升。